为扎实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,进一步推动临沧法治乡村建设,充分发挥“五类人员”(村(社区)干部、人民调解员、“法律明白人”、网格员、驻村辅警)在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、化解矛盾纠纷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,4月25日,临沧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“云平台”,组织参加由省委宣传部、省司法厅、省普法办联合举办的“普法强基·法律明白人大课堂”,全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“五类人员”线上培训正式拉开帷幕。
培训课堂分为线上、线下两种方式进行,线下在各县(区)新时代文明实践培训中心设置主会场参加培训并进行研讨,线上依托“云平台”在77乡镇、947个行政村(社区)设置分会场,将对全市“五类人员”进行10期次的培训。
本期培训由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杜爱萍主讲---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。杜教授从什么是家庭暴力、家庭暴力的预防、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三个方面对家庭暴力进行阐述,结合家庭暴力的国际形势、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、司法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家庭暴力的特征和危害,呼吁将《反家庭暴力法》宣传纳入各种基层培训、村规民约当中,警醒大家如果遭遇家暴,记住一定要勇敢说“不”!对家庭暴力零容忍!积极寻求帮助,远离施暴者,及时报警向相关机构求助,或者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,禁止对方再施暴、骚扰和威胁。
第一期课程结束之后,镇康县司法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陈国斌说道:“'普法强基·法律明白人大课堂'的开办,为我们基层解决了缺少师资的问题,我们将持续以五类人员为骨干,将大课堂培训落实到位,同时发动干部群众,通过扫码观看等方式加入到学法阵营中来,积极营造出浓厚的学法氛围。”
云县幸福镇勐底村杨支书这样说:“经过这次培训明白了家暴不仅仅只是拳脚相加,现实生活中家庭暴力有很多种表现形式,比如精神暴力涉及侮辱、诽谤、散布隐私、威胁、跟踪、骚扰等,虽然和暴力殴打相比,身体上没有遭受侵害,但会影响受害者的工作和生活,时间长了对受害者的精神也会造成严重侵害”。
此次培训,提高了“五类人员”队伍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解决家庭矛盾纠纷的能力,持续营造“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”浓厚工作氛围,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。全市各重点普法单位干部职工、各县(区)乡(镇)“五类人员”共19000余人次观看了线上讲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