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栏的话
今年是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,60年来,在党的光辉照耀下,沧源历届县委、县政府紧密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,谱写了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。特别是近年来,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,感恩奋进,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发光发热,用双肩扛起责任,用汗水履行职责,在平凡岗位上深耕细作,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,散发着耀眼的光芒。沧源融媒开设“沧源最美建设者”专栏,让我们一起追随这些建设者的步伐,聆听他们的故事,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认识最美人民警察许昆丽。
边陲沧源有位女警,她是同事口中的“当代宋慈”“尸语者”,她是维护边境安宁的守望者,她是百姓的贴心人,她用忠诚与担当把“湛蓝青春”的颜色描绘得淋漓尽致,她就是沧源自治县公安局女法医许昆丽。
2008年四川大学法医专业毕业后,许昆丽毅然来到祖国西南边境县成为一名法医,一干就是15年。因工作成绩突出,2022年9月被中共云南省委、云南省人民政府记个人一等功;2022年3月被公安部、全国妇联通报表扬为“成绩突出女民警”;2021年12月被云南省委政法委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“云南省政法工作先进个人”称号;2019年10月被云南省公安厅、省委宣传部授予“云南十大最美基层民警”称号;2019年9月被临沧市总工会授予2019年度“临沧市五一巾帼标兵”称号;另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,荣获县级个人嘉奖1次等。
15年的磨砺,练就了她作为法医的“火眼金睛”。2019年8月18日凌晨一名男子死于家中。经过现勘及尸检,许昆丽对现场血迹进行了分析还原,推测嫌疑人可能受伤。后在作案工具把手上发现了可疑血迹,也印证了许昆丽的推测,嫌疑人受伤成了破案的关键。在对可疑人员人身检查时发现报案人李某手掌有新鲜的创口,案件得以侦破。15年来,许昆丽先后勘验尸体600余具,损伤程度鉴定1300余人次,出具鉴定文书2000余份,协助侦破重特大案件50余起,一般刑事案件1500余起。
沧源地处边境,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跨境违法犯罪任务艰巨,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重心也随之转移。作为技术中队长的她责无旁贷,继续带着技术民警奋战在“打跨”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一线。采集涉诈重点人员、回流人员声纹信息4000余条,指纹信息5000余条,DNA血样5000余份。
许昆丽还负责着失踪人员的管理工作。2021年初,“团圆行动”在全国全面启动,沧源的7名疑似被拐失踪儿童一直牵绊着许昆丽的心。2021年10月经过她与侦查民警的共同努力,失踪21年的“赵某某”、失踪25年的“肖某某”成功与家人团聚。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2018年找回的“娜某”、 2019年找回的“鲍某某”等等。15年来,许昆丽共找回被拐人员6人,其他失踪人员30余人。
许昆丽与爱人都是身穿湛蓝的警察,他们一个来自昆明,一个来自甘肃,为了共同的目标,他们来到了沧源。如今他们一个身为刑侦大队刑事技术中队中队长,一个身为沧源县单甲边境派出所教导员,为了边境的安宁,他们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奉献,隔空相望。作为双警家庭,避免不了的是对孩子家人的亏欠,但为了更多家庭的和谐与幸福,他们总是舍小顾大,在边境线上挥洒汗水,他们相爱同行,他们是当代的“戍边者”。
选择从警,就是选择了艰辛与责任、选择汗浸与血染。这就是边境警察的工作,平凡中带着挑战。作为一名法医,许昆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从警初心,牢记使命担当,为生者权,替死者言;作为一名边疆的人民警察,许昆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老支书的回信,建设好美丽家园,维护好民族团结,守护好神圣国土。未来新征程,她将常怀悲悯与敬畏,继续背负着生命之重,砥砺前行,不断用青春、智慧和汗水,描绘“湛蓝”的颜色,书写对公安工作的忠诚和热爱。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
人划线